蘇軾˙水調歌頭 / 鄧麗君 唱 / 駱英 編輯 明月幾時有?把酒(1)問青天。不 知天上宮闕(2),今夕是何年(3)。我 欲乘風歸去(4),又恐瓊樓玉宇(5), 高處不勝(6)寒。起舞弄清影(7),何 似在人間! 轉朱閣(8),低綺戶 (9),照無眠(10)。不應有恨,何事長 向別時圓?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 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。但願人 長久,千里共嬋娟(11)。 【題解】   本調始於隋唐間,為五言調。嬗至五代,乃有七言句。 入宋,始演變新腔,而成新調。本調當時最流行,詞人填 者極多,姜白石名曰<花犯念奴>,吳夢窗名曰<江南好 >,後遂為本調的異名。至於「歌頭」乃是第一張之意。 本詞在詞史上極負盛譽胡仔<笤溪魚隱叢話>說:「中秋 詞自東坡<水調歌頭>一出,餘詞盡廢。」作者是在四十 一歲任密州(山東高密)太守時寫這首詞的。當時他在政 治上的處境並不如意,何親人多年不能團聚(蘇徹和他已 七年沒有見面)心情本有抑鬱的一面,可是他並沒有陷於 消極悲觀。詞中反映作者由超世思想轉化為喜愛人間生活 的矛盾過程。 【註釋】 (1) 把酒:端起酒杯。 (2) 宮闕:宮殿。 (3) 今夕是何年:古代神話傳說,天上只三日,世間已千 年。古人認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編排與人間是不相同 的。所以作者有此一問。 (4) 乘風歸去:駕著風,回到天上去。作者在這裡浪漫地 認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。 (5) 瓊樓玉宇:白玉砌成的樓閣,相傳月亮上有這樣美麗 建築。 (6) 不勝:忍受不住。 (7) 弄清影,在月光下起舞,自己的影子也翻動不已,彷 彿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戲。 (8) 朱閣:朱紅色的樓閣。 (9) 綺戶:刻有紋飾門窗。 (10)照無眠:照著有心事睡不著人。 (11)嬋娟:月裡的嫦娥,代指月亮。